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
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
https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;_ylt=A2oKmLWWE1xU0E8ABn6zygt.;_ylu=X3oDMTE0MmoxMTc2BHNlYwNzcgRwb3MDMQRjb2xvA3NnMwR2dGlkA1ZJUEhLMjlfMQ--?qid=7010030101195
https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;_ylt=A2oKmKbZE1xU5XIAyIezygt.;_ylu=X3oDMTE0MmoxMTc2BHNlYwNzcgRwb3MDMQRjb2xvA3NnMwR2dGlkA1ZJUEhLMjlfMQ--?qid=7008072201311
https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;_ylt=A2oKmKbZE1xU5XIAy4ezygt.;_ylu=X3oDMTE0Y3VkZ25rBHNlYwNzcgRwb3MDMgRjb2xvA3NnMwR2dGlkA1ZJUEhLMjlfMQ--?qid=7011090100917
https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;_ylt=A2oKmKbZE1xU5XIA64ezygt.?qid=7007022503746
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
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温習簿 15/09/2014
「證據」 「疏遠」 「忽視」
「抑制」 「擾人」 「呼喚」
温習簿 22/09/2014
「粗糙」 「反覆」 「灰燼」
「履行」 「關懷」 「妥善」
温習簿 29/09/2014
「密切」 「擴散」
「着迷」 「愛不釋手」
查字典請按我!
「證據」 「疏遠」 「忽視」
「抑制」 「擾人」 「呼喚」
温習簿 22/09/2014
「粗糙」 「反覆」 「灰燼」
「履行」 「關懷」 「妥善」
温習簿 29/09/2014
「密切」 「擴散」
「着迷」 「愛不釋手」
查字典請按我!
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
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
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
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
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
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
•
-天災人禍
(一)騎單車
背景段
|
起因/
四素句
|
今天我和大雄在空地上學騎單車。
|
|
|
事件
|
開端
|
首先由大雄先騎單車。我在後面用力一推,車輪便向前滾動,大雄掙扎了兩下,竟然從單車上跌下來,單車兩輪朝天。大雄哭喪著臉爬起來,抱怨地說:「誰叫你推得那麼慢!」他拍拍身上的泥土,扶起單車,從頭再來。練習了幾遍,都沒有成功。
|
發展
|
|||
高潮
|
結果,我們累得坐在地上,沒有力氣爬起來了。大雄決定放棄了,但我還是不死心。老師常說,失敗是成功的第一步,我決定再試一次。我把單車倚在攔杆上,一手橕著欄杆,爬了上去。我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,然後用力一踩,把單車推出去。車竟然動了,我沒有跌下去啊!
|
||
結局
|
「我學會了!我學會了!」我高叫起來。大雄歡欣地跑過來,興奮地追著單車跑。後來,大雄鼓起勇氣再嘗試了幾次,結果也成功了。
|
||
總結段
|
感受/
反思/
期望
|
夕陽西下,和煦的陽光照著我們身上的傷痕,也照著我們滿足的笑臉。雖然我們渾身酸痛,衣服又破又皺,全身骯髒不堪,但是這次經驗令我們明白到只要肯努力,肯堅持,總會有成功的一刻。
|
1. 1)天然災害(雷雨、下雪、地震……)
2. 2)意外(車禍、樓宇倒塌……)
3. 3)共同敵人(大壞蛋……)
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
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
1.比喻:是一種利用事物的相似點,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修辭方式。
2.排比:將結構相同或相似、意思密切關聯句子連續排列出來,稱為排比。
3.比較:拿兩件或以上性質相近的物件或事物作一對比。
4.對比:是把兩種相互對應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關的兩面並列在一起,從性質、形象或時間上加以對照比較。
5.引用:引用有關名人語錄、格言、民謠等,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6.比擬:比擬是指根據想像把物當作人,或把人當作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7.擬人:擬人是指把物當作人來描寫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8.擬物:擬物是指把人當作物看待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9.仿擬定義:指故意模仿現成的詞、語、句、篇而臨時創造新的詞、語、句、篇。
10.雙關:雙關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,利用語音或語義的關係,使詞句具有雙重意義,造成表面上是一個意思,而暗中隱藏另一個意思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1.誇張:誇張是指用言過其實的說法對表達的事物加以擴大或縮小,以突出事物本質和加強表現效果。
12.疊字:疊字是指把兩個或以上的字形和字義相同的字重疊在一起使用。
13.疊詞:疊詞是指把同一的兩個音節以上的詞或詞組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。
14.疊音:疊音是指將同一的字或詞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5.疊韻:疊韻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。
16.複疊:複疊是指將相同的詞、句相疊在一起。
17.反問:用問句形式表示對事物的斷定,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,而否定形式則表示肯定意思的。
18.設問:設問是指故意設置問題,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9.反覆:反覆是指用某些相近的詞語或句子在文章中反覆出現,來渲染感情。
20.頂真:頂真是指用上一句的結尾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,一直連貫下去,使前後的句子頭尾蟬聯接。
21.對偶:對偶是指將結構相同、字數相等、意義相關的兩個語句成對地排列。
22.對仗:是指把字數、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兩個句子成雙成對地排列在一起,使之互相對照、互相補充,取得詩歌形式上和意義上兩方面整齊勻稱。
23.雙聲:雙聲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聲母相同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24.襯托:襯托是指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來陪襯主要的事物,使主要的事物突出。
25.映襯:映襯是指把兩類相反或相似的事物,用相互映照的方式表達出來,取得互相襯托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26.想像:想像是指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,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。
27.象徵:根據事物間的聯繫,以甲物示乙物,表現相近的概念、思想和感情
28.聯想: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。
29.反語:反語是指用與真意相反的話語進行表達,多含諷刺意味。
30.諷刺:指用比喻、誇張等手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、批評或嘲笑。
31.精警:精警是指用簡練而出奇的語句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或哲理。
32.借代: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,借用有密切關係的另一事物的名稱去代替。
33.用典:是指運用詩文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。
34.層遞:把結構相似、字數大體相等的詞組和句子,按照程度深淺、語意輕重、範圍大小、時間先後或數量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,以表達客觀事物的遞升或遞降。
35.拈連:利用上下文的聯繫,把適用於甲事物的詞語,巧妙地運用到乙事物。
36.移就:指兩項事物相關聯,描寫一事物修飾另一事物的性狀的。
37.婉曲:不直截了當地說出本意,而用委婉、曲折的方式暗示給讀者。
38.迴文:刻意追求字序的迴繞,使同一語句既可順讀,也可倒讀。
39.摹狀:利用詞語描摹人對事物情態性狀的感覺。
40.摹聲:利用擬聲詞摹擬人、動物或事物的聲音。
41.摹色:利用色彩描摹客觀事物的色彩。
42.摹繪:借助於各種感覺,運用語言手段描摹客觀事物聲、色、味和情態。
43.色詞:指一些附設在別的詞上,用來描述顏色的詞。
44.象聲詞:摹擬聲音的詞。
45.示現:回憶、預想、懸想的手法,把已經過去的事、
2.排比:將結構相同或相似、意思密切關聯句子連續排列出來,稱為排比。
3.比較:拿兩件或以上性質相近的物件或事物作一對比。
4.對比:是把兩種相互對應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關的兩面並列在一起,從性質、形象或時間上加以對照比較。
5.引用:引用有關名人語錄、格言、民謠等,來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6.比擬:比擬是指根據想像把物當作人,或把人當作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7.擬人:擬人是指把物當作人來描寫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8.擬物:擬物是指把人當作物看待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9.仿擬定義:指故意模仿現成的詞、語、句、篇而臨時創造新的詞、語、句、篇。
10.雙關:雙關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,利用語音或語義的關係,使詞句具有雙重意義,造成表面上是一個意思,而暗中隱藏另一個意思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1.誇張:誇張是指用言過其實的說法對表達的事物加以擴大或縮小,以突出事物本質和加強表現效果。
12.疊字:疊字是指把兩個或以上的字形和字義相同的字重疊在一起使用。
13.疊詞:疊詞是指把同一的兩個音節以上的詞或詞組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。
14.疊音:疊音是指將同一的字或詞不加停頓地重疊使用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5.疊韻:疊韻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韻母相同。
16.複疊:複疊是指將相同的詞、句相疊在一起。
17.反問:用問句形式表示對事物的斷定,即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思,而否定形式則表示肯定意思的。
18.設問:設問是指故意設置問題,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19.反覆:反覆是指用某些相近的詞語或句子在文章中反覆出現,來渲染感情。
20.頂真:頂真是指用上一句的結尾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,一直連貫下去,使前後的句子頭尾蟬聯接。
21.對偶:對偶是指將結構相同、字數相等、意義相關的兩個語句成對地排列。
22.對仗:是指把字數、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兩個句子成雙成對地排列在一起,使之互相對照、互相補充,取得詩歌形式上和意義上兩方面整齊勻稱。
23.雙聲:雙聲是指兩個字或幾個字的聲母相同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24.襯托:襯托是指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來陪襯主要的事物,使主要的事物突出。
25.映襯:映襯是指把兩類相反或相似的事物,用相互映照的方式表達出來,取得互相襯托的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。
26.想像:想像是指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,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。
27.象徵:根據事物間的聯繫,以甲物示乙物,表現相近的概念、思想和感情
28.聯想: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動。
29.反語:反語是指用與真意相反的話語進行表達,多含諷刺意味。
30.諷刺:指用比喻、誇張等手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、批評或嘲笑。
31.精警:精警是指用簡練而出奇的語句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或哲理。
32.借代: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名稱,借用有密切關係的另一事物的名稱去代替。
33.用典:是指運用詩文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。
34.層遞:把結構相似、字數大體相等的詞組和句子,按照程度深淺、語意輕重、範圍大小、時間先後或數量多少的順序依次排列,以表達客觀事物的遞升或遞降。
35.拈連:利用上下文的聯繫,把適用於甲事物的詞語,巧妙地運用到乙事物。
36.移就:指兩項事物相關聯,描寫一事物修飾另一事物的性狀的。
37.婉曲:不直截了當地說出本意,而用委婉、曲折的方式暗示給讀者。
38.迴文:刻意追求字序的迴繞,使同一語句既可順讀,也可倒讀。
39.摹狀:利用詞語描摹人對事物情態性狀的感覺。
40.摹聲:利用擬聲詞摹擬人、動物或事物的聲音。
41.摹色:利用色彩描摹客觀事物的色彩。
42.摹繪:借助於各種感覺,運用語言手段描摹客觀事物聲、色、味和情態。
43.色詞:指一些附設在別的詞上,用來描述顏色的詞。
44.象聲詞:摹擬聲音的詞。
45.示現:回憶、預想、懸想的手法,把已經過去的事、
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
第一課:《單車記上》
詞語:狼狽、罰、骯髒不堪
傷痕、靈機一動
譯寫︰期待、果然、皺
拼音︰摔、成功
第二課:《單車記下》
詞語:興高釆烈、亂叫亂嚷、
忍不住、靜悄悄、誘惑
譯寫:欄杆、委屈、尖鋭
拼音:歡欣、慫恿網上詞典
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
- 清聖祖(康熙) 玄燁 在位61年 1661年—1722年 (玄燁自順治十八年正月登基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駕崩,實際在位將近62年)
- 清高宗(乾隆) 弘曆 在位60年 1735年—1795年(清高宗乾隆帝在位60年後讓位於嘉慶,尊為「太上皇帝」,擁有皇帝的權力多達63年多。)
- 漢武帝 劉徹 在位54年 前141年—前87年
- 遼聖宗 耶律隆緒 在位49年 982年—1031年
- 明神宗(萬曆) 朱翊鈞 在位48年 1572年—1620年
- 梁武帝 蕭衍 在位47年 502年—549年
-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在位46年 1055年—1101年
- 明世宗(嘉靖) 朱厚熜 在位45年 1521年—1566年
- 唐玄宗 李隆基 在位44年 712年—756年(玄宗本可以做皇帝至761年,但安史之亂發生時,玄宗人未崩;太子李亨(肅宗)卻在靈武強行登基,唐玄宗退居為太上皇)
- 宋仁宗 趙禎 在位41年 1022年—1063年
- 蜀漢後主 劉禪 在位40年 223年—263年
- 宋理宗 趙昀 在位40年 1224年—1264年
- 秦始皇 嬴政 在位37年 前247年—前210年(嬴政前247年即位為秦王,前221年滅六國後自稱始皇帝,為帝11年)
- 元惠宗 妥懽帖睦爾 在位37年 1333年—1370年(妥懽帖睦爾去世後,元朝廟號元惠宗,明朝諡號元順帝,1368年離開大都後為北元皇帝,1370年去世。)
- 宋高宗 趙構 在位35年 1127年—1162年
- 唐高宗 李治 在位34年 649年—683年
- 元世祖 忽必烈 在位34年 1260年—1294年
- 清德宗(光緒) 載湉 在位34年 1875年—1908年
- 漢光武帝 劉秀 在位32年 25年—57年
- 漢獻帝 劉協 在位31年 189年—220年
- 南漢高祖 劉岩 在位31年 911年—942年
- 後蜀後主 孟昶 在位31年 934年—965年
- 宋寧宗 趙擴 在位30年 1194年—1224年
- 明太祖(洪武) 朱元璋 在位30年 1368年—1398年
- 清宣宗(道光) 旻寧 在位30年 1820年—1850年
訂閱:
文章 (Atom)